本站提供 蓝光Blu-ray/HDTV 720P/1080P/2160P/4K 蓝光原盘 电影电视,硬盘代拷贝
代拷贝收费标准:例如:1TB硬盘(实际可拷贝930G)=100元,1.5TB硬盘(实际可拷贝1396GB)=150元,2TB硬盘(实际可拷贝1862GB)=200元,3TB硬盘(实际可拷贝2792GB)=300元。本站也有全新拷满自选片源硬盘出售。
网盘下载1G=0.2元,50G起。使用的网盘:115网盘
联系方式: 阿里旺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淘宝店铺:http://94hd.taobao.com

    关于各种格式的区别:
  • 原盘:原始蓝光光盘上拷贝,包含菜单﹑花絮等,电脑上需用ArcSoft TotalMedia Theater或PowerDVD播放才有字幕,高清播放机播放原盘或原盘ISO,请确保你的机子支持后再选,避免发生兼容性问题
  • REMUX:无损的提取出原盘的原始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去除菜单﹑花絮和多余的音轨,封装到TS格式中,可能采用DVD提取的国粤语和其他音轨,画质与原盘没有差别
  • 蓝光RiP:对蓝光Blu-ray等介质的原始视频进行重编码,视频形式采用X264编码,音频采用原片音轨转码的AC3或DTS
  • WEB-DL:来源是各大视频网站,质量要比HDTV好,相比HDTV,无水印,无台标logo,无插播广告,所以无任何剪切较完整。
  • HDTV的片源是录制于高清电视,基本都有台标

 内容介绍
英文片名De l'autre côté du lit
中文片名床的另一边 (2008) 
类型喜剧
地区法国
文件大小 31.19 GB, 蓝光原盘 1080p
备注DIY 央视国语/国配中字
文件格式 ISO/AVC
音轨 法语 DTS-HDMA 5.1
字幕 简中
IMDB评分5.5


◎译  名 床的另一边 / 对换冤家 / Changing Sides / De l'autre côté du lit
◎片  名 De l'autre cote du lit
◎年  代 2009
◎产  地 法国
◎类  别 喜剧
◎语  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09-01-07
◎豆瓣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212289/
◎片  长 93 分钟
◎导  演 帕斯卡莱·普扎杜 / Pascale Pouzadoux
◎演  员 苏菲·玛索 / Sophie Marceau
      丹尼·伯恩 / Dany Boon
      安妮·杜普蕾 / Anny Duperey
      帕斯卡莱·普扎杜 / Pascale Pouzadoux
      格雷古瓦·维涅隆 / Grégoire Vigneron
      阿诺·勒梅尔 / Arnaud Lemaire
      Victoria Stagni Victoria Stagni
      Vincent Jasinskij Vincent Jasinskij
      芭芭拉·舒尔茨 / Barbara Schulz
      安托万·迪莱里 / Antoine Duléry
      阿尔梅尔 / Armelle
      弗朗索瓦·博兰 / François Berland
      马吕斯·科卢奇 / Marius Colucci
      罗兰·吉罗 / Roland Giraud
      阿里尔·塞梅诺夫 / Arielle Sémenoff
      阿尔塞纳·莫斯卡 / Arsène Mosca
      雅里 / Jarry
◎编  剧 帕斯卡莱·普扎杜 / Pascale Pouzadoux
      格雷古瓦·维涅隆 / Grégoire Vigneron
◎制  片  人 奥利维耶·德波斯克 / Olivier Delbosc
      Marc Missonnier Marc Missonnier
◎摄  影 皮埃尔·吉尔 / Pierre Gill
◎美  术 Philippe Chiffre Philippe Chiffre
      Ariane Audouard Ariane Audouard
◎视觉特效 Bertrand de Saint Seine Bertrand de Saint Seine
      Elodie Ly Tri Elodie Ly Tri

◎简  介 

  阿丽亚娜(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饰)和丈夫雨果(丹尼·伯恩 Dany Boon 饰)已经结婚十年,当初的热情虽犹在,却不得不被繁琐的日常事务所冲散。雨果每天为公司的事情在外奔波,阿丽亚娜则一边要当家庭主妇拉扯两个孩子,一边要照看与朋友合伙经营的珠宝生意,整日忙得焦头烂额。夫妻之间的抱怨和摩擦也日渐加剧,眼看自相水火,阿丽亚娜决定挽救这段婚姻,她想出一个看似荒唐的办法——两人互换身份,体验彼此生活一年。这样,阿丽亚娜变身公司高管,丈夫雨果则开始围着孩子和珠宝团团转,经过一段糗事出尽的艰难适应期,两人渐渐开始理解了对方位置的苦处,然而就在彼此感情渐渐被层出不穷的笑料修复之时,警察竟然找上了门……
  本片改编自法国当代作家阿历克斯·吉霍德的同名小说。

◎幕后揭秘

  【故事缘起】

  《床的另一头》改编自法国当代作家阿历克斯·吉霍德的同名小说。女导演帕斯卡尔·普扎杜邀请到格雷戈瓦·维涅隆操刀改编,这位演而优则编的法国影人曾参与了劳伦·泰拉德两部影片《谎言与背叛》和《莫里哀情史》的编剧工作。导演帕斯卡尔与格雷戈瓦合作了一年完成剧本改编。从创作初始,帕斯卡尔和格雷戈瓦就开始预演电影中的身份互换。帕斯卡尔将自己男性化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格雷戈瓦则呼唤出身体里女性化的特质。“格雷戈瓦也是个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的人,我们在一起正好互补。我倾向于提出想法、勾勒故事的大致轮廓,他则负责将故事形诸文字。我说了很多,而他写了不少。” 结果证明,角色互换合作的结果是富有成效的。这也正是导演当时挑选一名男性编剧的意图。【苏菲·玛索v.s丹尼·伯恩——漂亮的银幕搭档】

  在剧本改编之前,帕斯卡尔和制片人便立即想到了女主角的人选——苏菲·玛索。导演坦承,“我不认得她,但我们年岁相仿,从我年轻时就在一部接一部的电影中看到她像花儿一样绽放,成为如今这个倾城倾国的女演员。她是阿丽亚娜的理想扮演者;她富有魅力,容光焕发,同时不乏母性的一面。她有一种非常生动而有趣的天性。我一直想找她拍电影。在她拿到剧本15天之后,给了我肯定的答复。我迟迟不敢相信我居然梦想成真了!”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为苏菲找一个好丈夫。制作方给了好几位演员试演的机会,每个人为角色带来了不同的个性,从而给电影抹上了不同的色调。但问题是“很多男人都可以扮演苏菲的丈夫,但他们绝大多数与苏菲的组合都是一眼便可以看到头儿的。”于是,制片方试图邀请一开始便情有独钟的丹尼·伯恩。这位在08上半年凭借《欢迎来北方》创下自《泰坦尼克号》以来法国本土最高票房的喜剧明星成为本片男主角的首选。“丹尼不仅仅是个以脱口秀起家的喜剧天才,他也有优雅、雄浑和亲切的一面。他可以中规中矩地充当一名平衡、健全家庭中的父亲,却会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惊喜。”苏菲谈及与丹尼的合作非常愉快,“丹尼很有喜感,他多重的创造力集中在一个平凡人身上,这显得更为喜剧。跟他拍戏我非常自在,我们这对夫妇挺好。”

  而对于丹尼·伯恩来说,加盟本片的一大原因在于苏菲·玛索:“‘成为苏菲·玛索的丈夫’,我喜欢这个主意!”除了苏菲的魅力,角色本身也很吸引丹尼。“雨果是一个非常雄性甚至有些大男子主义的男人,这样一个人为了挽救婚姻居然试图发掘自己身上的女性特质。我认为编剧非常成功,我非常喜欢这个念头。同样是处理男女关系,这个故事并没有将两性相互对立。雨果和阿丽亚娜之间没有战争,他们通过发现对方的生活试图改善彼此间的关系。这并不常见,但非常奏效。”雨果这个角色同丹尼之前塑造的角色差别很大,这也是丹尼乐意接受片约的原因,在制片方寄给丹尼剧本三天之后,丹尼便接受了邀约。【关于夫妻互换角色】

  影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讨论了夫妻问题。从夫妻间决定互换社会角色开始,故事便以一种简单、游戏的方式一把抓住了主题。这个影片带有某种传奇色彩,以一种非其所是的方式谈论某些非常现实的事情。这是一个关于相爱的人的故事,他们想拯救他们的婚姻,并且一齐跳出。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让人欢欣鼓舞。人们相信这对相爱的夫妻,人们喜爱他们。剧中阿丽亚娜试图扮演她丈夫的角色,这就需要抓住男人的某些特性,然而无论如何她还是个女性。同样,雨果努力地发掘自己身上的女性特质,但骨子里还是个大男子主义传统熏陶出来的五尺男儿。在拍摄过程中,演员和导演多次意识到,如何权衡男性和女性特质是件很微妙的事情。

  苏菲·玛索从女性的角度向我们谈论了她关于夫妻间角色互换的体会:“阿丽亚娜并不一定想取代丈夫的位置,她想保留自己的女性特质。只是为了让丈夫理解自己,她希望将自己全部的生活呈现给丈夫。只有当家务活没人干的时候,人们才会注意到女人成天要忙活些什么。这真令人沮丧。女人同男人一样都是需要认可的。阿丽亚娜在靠自己的方法获得成功之前并不想出去工作。一开始,我们希望在她身上看到某种雄性特征,某种男性态度。于是她装得像个男人。有人觉得这不合情理。但是,为了能在这个男性世界中生存下去,她必须以他们的方式抗争,就像如今这个时代。电影将我们习以为常的原则颠倒,而这些原则在文化上其实已经改变了。”【独特的视觉风格】

  观众们会注意到,导演为《床的另一头》营造出一种多彩而乐观的氛围。“我热爱美好的事物。很长时间以来,我总是通过过滤器来看生活,看到的生活比现实更富有诗意、更喜剧。”帕斯卡尔对于自己影片的视觉风格如数家珍,“如果必须给我的风格下个定义,我会说那是‘结构分明、有美感,但不唯美的’。我想借助大量的色彩跳出现实,给影片带去生活感和欢乐。为了获得这种不全然真实的风格化,我从魁北克请来了一位很棒的首席摄影师皮埃尔·吉尔。他很快便理解了这部电影应该是印象派的,呈现生活的印象而非还原生活本身。我要向他的敏感致敬,正是这份敏感让他直抵我的感觉深处,拍出了我想要的东西。皮埃尔与首席布景师菲利普·歇福尔的搭档令人震惊——灯光和布景——他们把自己投入到热情的冒险中。”【苏菲·玛索眼中的帕斯卡尔·普扎杜】

  苏菲·玛索向我们揭秘了导演帕斯卡尔的工作方式:“帕斯卡尔在给演员说戏时,要求非常精确。她对喜剧的确很有感觉。她总是泰然处之,在她眼里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然而她坚守着电影捍卫者的角色:注重细节,努力控制不让情节发展地过于戏剧化。当演员稍有一点偏离喜剧的感觉,她立刻就能看出来,并且知道如何精确地将演员带回喜剧的风格上去。这一点很让人放心。这是一种为事物洒上阳光的方法,是一种将不期而遇的事物美化的不懈愿望,是一把生活中的钥匙,使你终达某种超脱,能带着幽默感来看待事物,甚至改变艰难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