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提供 蓝光Blu-ray/HDTV 720P/1080P/2160P/4K 蓝光原盘 电影电视,硬盘代拷贝
代拷贝收费标准:例如:1TB硬盘(实际可拷贝930G)=100元,1.5TB硬盘(实际可拷贝1396GB)=150元,2TB硬盘(实际可拷贝1862GB)=200元,3TB硬盘(实际可拷贝2792GB)=300元。本站也有全新拷满自选片源硬盘出售。
网盘下载1G=0.2元,50G起。使用的网盘:115网盘
联系方式: 阿里旺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淘宝店铺:http://94hd.taobao.com

    关于各种格式的区别:
  • 原盘:原始蓝光光盘上拷贝,包含菜单﹑花絮等,电脑上需用ArcSoft TotalMedia Theater或PowerDVD播放才有字幕,高清播放机播放原盘或原盘ISO,请确保你的机子支持后再选,避免发生兼容性问题
  • REMUX:无损的提取出原盘的原始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去除菜单﹑花絮和多余的音轨,封装到TS格式中,可能采用DVD提取的国粤语和其他音轨,画质与原盘没有差别
  • 蓝光RiP:对蓝光Blu-ray等介质的原始视频进行重编码,视频形式采用X264编码,音频采用原片音轨转码的AC3或DTS
  • WEB-DL:来源是各大视频网站,质量要比HDTV好,相比HDTV,无水印,无台标logo,无插播广告,所以无任何剪切较完整。
  • HDTV的片源是录制于高清电视,基本都有台标

 内容介绍
英文片名My Olympic Snow Memory
中文片名央视高清:中国冰雪记忆 (2010) 
类型纪录
地区大陆
文件大小 8.39 GB, HDTV RiP 720p
文件格式 MKV/x264
音轨 国语 AC3 2.0
字幕 无字幕
不错的纪录片,只可惜因为录制信号的原因,第六集的中间有一些缺损,并且有少量MSK,非压制问题,望周知。

《中国冰雪记忆》由中国奥委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是大型纪录片《我们的奥林匹克》的姊妹篇。《中国冰雪记忆》共六集,每集50分钟,全部采用高清设备拍摄。每一集都将以冬季运动的某个项目为线索,以电视纪录片特有的方式、用全新的视角来反映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中国冰雪记忆》将集中展示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以及冰壶等中国冰雪运动中优势项目,通过叶乔波、李琰、王濛、姚滨、申雪、赵宏博等人物的亲身讲述,再现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书写冰雪运动的魅力和挖掘更深沉的冰雪记忆。

  《中国冰雪记忆》拍摄了从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举办地法国夏蒙尼到2010年冬奥会举办地温哥华在内的几乎所有冬奥会举办城市,将以冬奥会为贯穿线索,把中国冬季运动放到国际化视野中去考量。《中国冰雪记忆》也将相关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并探寻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诠释体育的文化内涵。

  《中国冰雪记忆》坚持人文化记录和电影化叙事的表达方式,将把主体人物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中,通过人物命运的变迁折射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轨迹。在创作理念上,追求人文化的纪录。在尊重事实和生活真实的绝对原则之下,寻找影像表达的丰富性,节奏感和影像质量,特别是在叙事上寻找明快的节奏和故事化的表达方法。通过“创意摄影”、“纪实追踪”、”“原音重现”和“剧本预置”等多种艺术手段,体现“纪录片的电影化叙事”。

《中国冰雪记忆》共六集,每一集都将以冬季运动的某个项目为线索,以全新的视角来反映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通过叶乔波、李琰、王濛、姚滨、申雪、赵宏博等人物的亲身讲述,再现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书写冰雪运动的魅力和挖掘更深沉的冰雪记忆。

第一集《沥冰之旅》,作为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冰雪记忆》的开篇之作,第一集将探寻中国与冰雪相连的最初记忆,回顾中国冰雪运动最初的征程,尤其是中国选手在冬奥会上的最初征程。这些记忆包括几百年前甚至一万年前冰雪运动在中国的缘起,包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欧洲的兴起,最终,我们着重讲述的是在这些背景下,在这个古代就有人从事滑雪、滑冰运动的古老国度里,中国冬季运动的选手们是如何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一步一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舞台上登场亮相。基于对中国参与冬奥会历史的研究,我们将选取几位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叶乔波、王秀丽等人的故事作为承载以上主旨的对象。这些应当被人们记住的名字是最早在世界舞台和冬奥会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中国冬季运动选手,他们在速度滑冰这一项具有世界影响力、同时又是欧美传统强项的冬季运动项目中,在极短的时间里实现了飞跃与突破。这种飞跃所代表的既是他们个人的品质,也代表了中国人所普遍具有的坚韧与顽强;他们的突破既有个人与集体的努力和智慧,也是时代大背景的产物,同时更是历史发展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正是她们超常的付出,后辈的选手们才有一个更为广阔而坚实的基础平台。

第二集《中国式突破》,这一集讲述的是短道速滑的故事,提到短道,大家就能想起2002年“零的突破”。虽然片名看似老套,但本片将以一个新的视角,新的立场去解读“零的突破”,它对于中国运动员,对于中国体育界,对于中国民众,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影响了哪些事情,造成了哪些影响,这些问题,是本片着力探求的。 从1980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以来,每一个中国冬季项目都背负着一个重任——“零的突破” !尤其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因为中国这个项目曾被认为是,离世界水平最接近,也最适于亚洲人开展的项目。起初,“零的突破”作为一种追求,向往,引领着他们奋力拼搏,但后来“零的突破”演变成一种压力,禁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甚至于人们开始认为,中国短道只有“零的突破”才是好成绩,只要没突破,都等于白练,这种思维方式,让这批运动员承受了比其他运动员更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教练在训练上的急功近利,队员间在比赛中的相互猜疑,外界媒体舆论过分的批评,等等。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中国短道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却还是免不了饱受指责。当时媒体和体育界内部,都称1998 年冬奥会为“世纪大遗憾” !但今天看来,5银1铜的优异成绩,真的有那么遗憾吗?2002年,当“零的突破”终于来临的时候,所有的人,场上的,场下的,教练员,运动员,现役的,退役的,只要跟短道队相关的人,都兴奋不已,哭成一团,那时候她们心中究竟是什么感受?是高兴更多些,还是解脱更多些?2006年冬奥会,没有了“零的突破”的大帽子,没有了“历史使命”的大压力,王濛夺冠的时候,她又是什么感受呢?通过李琰,大杨扬,王濛三代运动员,她们的体会,她们的思想变化,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些看待体育的新态度。今天看来,“零的突破”不免有些沉重的历史使命感,而作为一名运动员,并不是要突破历史,而是要突破自己。

第三集《冰之舞》,2009年5月,北京首都体育馆,中国花样滑冰队重新集结。为了即将到来的冬奥会,他们要进行最后的、最充分的准备。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已经近在眼前。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只有这一个项目,它不仅考验选手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勇气和毅力,它还要考验选手们用音乐、舞蹈、表演来诠释文化魅力的能力——当然,这里的“文化魅力”主要是西方文化的魅力。这就是花样滑冰。    中国花样滑冰队双人滑教练姚滨可以说是中国花样滑冰选手中冬奥会经验最丰富的一个人。在他自己做运动员的时代,他参加了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但那一次他最终获得的名次和他以往任何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的名次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最后一名。之后他成为一名教练,中国参加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的选手换成了他的学生。1988年冬奥会,惟一一对参赛的弟子又是只取得倒数第一,1998年……2002年……2006年冬奥会,姚滨有三对弟子参赛,三对选手最终获得了第2、3、4名,在这一由俄罗斯人统治了接近半个世纪的赛场,三对中国选手在场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甚至盖过俄罗斯冠军选手的光芒……那对在 2006年冬奥会上获得双人滑冠军的俄罗斯选手师从于一位名叫瓦西里耶夫的教练。做运动员时的瓦西里耶夫就已经十分著名,他和搭档一起获得过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的双人滑冠军。他根本不记得,培养出三对弟子“围剿”俄罗斯的那位中国教练,当年曾经和他同场竞技,他更不记得,在自己登上奥运会冠军领奖台的时刻,那个名叫姚滨的中国选手是最后一名。20多年的时间,世界改变了很多。本片将以跟踪拍摄中国花样滑冰队双人滑选手在冬奥会前的训练、选曲、编舞、比赛等工作为切入点和线索,展现这一运动项目的独特魅力,展现中国双人滑选手在光亮舞台背后的酸甜苦辣,展现在花样滑冰这一由西方传统文化统治的舞台上,中国人是如何在妥协与坚持自我的矛盾中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

第四集《冰球女孩》,这是一个有关“坚持”的故事。本片的主人公,这些打冰球的女孩子们,或是在奥运的路上艰难前行,或是在乡村的冰场追风逐雪,她们的人生经历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坚持。“坚持”的含义并非一如既往,矢志不渝,毕竟谁也不是在真空中生活;“坚持”本身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经历徘徊与动摇,穿越时间和伤痛,最终做出的选择。这种“坚持”要经历生活中无数细碎的考验,可能是如刀的北风划过脸庞,可能是年轻的身体伤痕累累;这种“坚持”要接受来自心灵最深处的拷问,失败时的苦痛,前途渺茫时的彷徨,不被关注时的寂寞;这种“坚持”日日夜夜,细水长流,却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本片要做的,就是诠释和传递这种“坚持”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创作者需说清楚两件事:他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又是为了什么而坚持。中国女子冰球队,在中国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中,这恐怕是最特别的一支国家队。在这支23人的球队中,能领到正式工资的只有8个人,其余15人均不是专业编制。2004年,都灵冬奥会女子冰球资格赛中,中国女子冰球队经历“黑色六秒钟”,奥运梦断。之后,一大批队员相继退役,留下的老队员只有三个。她们选择了坚持……一支乡村冰球队,从事基层工作20多年的老教练和十几个农村的女孩子,在零下30度的气温里露天训练。因为花销大,出路不明朗,一些人离开了,另一些人留下了。他们选择了坚持……为了什么而坚持?责任,梦想……在今天,这些词汇如果从另外一些人的唇齿间流出,可能总有那么一点空洞、大而不当的意味。然而,我的主人公们却这样诠释它们:“责任啊,这支队就像你家里的老人,年轻力壮的时候,他不需要人;可是老了,有病了,正是需要人支持,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你说我能离开么?” “奥运会就是我们的梦想,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就是要到那儿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图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一上冰,跟这帮孩子们在一块儿,我就觉得自己年轻了,心里老敞亮了,什么累啊,烦啊,都忘了……我觉得冰球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能带她们走出农村。”……当今社会的好处,是包容各种选择。为了所谓现实的东西而放弃,为了所谓虚无的东西而坚持,无关对错、好坏,仅仅是不同的选择而已。在我要讲述的故事里,有一些人选择放弃,而大多数人选择了坚持。放弃无可厚非,坚持尤其动人,至少这“坚持”打动了我,因为它的稀有,它的难得。

第五集《负重飞翔》,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在1998年冬奥会前提出的口号。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追逐雪和奥运会的过程是艰苦和惨烈的,而运动员带着一种对于这个项目本身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拼搏,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许结果真的是玉碎了,那这个梦也就破灭了,自由式滑雪项目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但正是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全的这个梦想以及他们的豪赌精神,才会有他们当年银牌的成绩以及这个项目后来的阳春白雪。本片将以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故事体现主题,在特定的年代下,他们为保住这个项目,最终选择的和舍弃的就体现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最终的结果,玉没有碎,梦没有碎,而在成就面前,在玉的光芒面前,那些惨烈的代价和残酷的青春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为什么是这个项目,为什么提出这个口号,是和当时的年代背景以及中国的体育制度有着很大关系的。从1980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以来,每个项目其实都承载了取得突破的重任,对于冰上项目而言,似乎他们的实力与世界水平更接近,而雪上项目则是相差甚远,甚至可以用毫无希望来概括,而对于自由式滑雪,这个1989年才成立的年轻项目来说,人们把它看作是雪上项目的新希望,由于它的种种特殊性,人们也把它定义为“潜优势项目”,给予了它太多的期待,所以,1998年长野冬奥会,只有成功,只有打出一番新天地,这个项目才能存活,才有新的生存空间。起初追逐奖牌的梦想只是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向往,引领运动员拼搏的目标,但后来却成为了他们的及格线,这也正是提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口号的原因。在这个口号背后,运动员承受了什么呢?郭丹丹,徐囡囡这样的第一代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面对巨大的压力和项目本身的挑战,他们就真的毫无顾虑么?面对这样一个项目,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每一跳所面临的危险性么?也许他们的伟大正在于知道现实的惨烈,却依旧义无反顾。1998年长野冬奥会,当徐囡囡站在领奖台的时候,当郭丹丹和季晓欧在赛场承受巨大伤痛的时候,这块玉到底是碎了还是没碎呢?他们对于这个项目到底是恨还是爱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项目当中,训练的条件和环境和当年有了巨大变化,运动员的心态和视野也和老一代运动员完全不同,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晓鹏和李妮娜的奖牌都充分说明了自由式滑雪的发展,当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策是正确的。而自由式滑雪,也许不会再有“宁为玉碎”的口号和巨大的使命压力,但拼搏的精神却影响着每一代的运动员。

第六集《冰雪新境界》,中国的冰雪运动在东北,这是一般人的观念,也是目前的现状;中国冰雪运动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这是我们要在本集纪录片中回答的问题。在整部纪录片中,第六集是最后一集,是一个终结。然而我们的思考不应该在这里终结,反而应该从这里重新启程。这一集在叙事语态上应该走出回忆,面向未来;叙事节奏应该是行进态的,向前的;观点应该是前瞻的,预见性的;结尾应该是开放的,意犹未尽的。所以,我们是否可能在本集纪录片中做一种尝试,尝试为中国冰雪运动未来的发展方向勾勒一幅新的坐标图:雪向西,冰向南,这是横坐标轴;小众向大众,这是纵坐标轴。中国西部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南方有发达的经济和成熟的市场,向西和向南,这是中国冰雪运动在地域上必然的发展方向;全面普及冰雪运动和提高冰雪运动竞技水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而冰雪运动发展最终的基础和归宿必须是在大众中普及。全片的最终落点:奔向冬奥会,中国走向世界,世界各地的人们共享冰雪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