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提供 蓝光Blu-ray/HDTV 720P/1080P/2160P/4K 蓝光原盘 电影电视,硬盘代拷贝
代拷贝收费标准:例如:1TB硬盘(实际可拷贝930G)=100元,1.5TB硬盘(实际可拷贝1396GB)=150元,2TB硬盘(实际可拷贝1862GB)=200元,3TB硬盘(实际可拷贝2792GB)=300元。本站也有全新拷满自选片源硬盘出售。 网盘下载1G=0.2元,50G起。使用的网盘:115网盘 联系方式: 阿里旺旺: ![]() |
|
| ||
---|---|---|
英文片名 | Mahjong | |
中文片名 | 麻将 (1996) | |
类型 | 喜剧, 剧情 | |
地区 | 台湾 | |
文件大小 | 43.17 GB, 蓝光原盘 1080p | |
备注 | 美版Criterion原盘 | |
文件格式 | BDMV/AVC | |
音轨 | 国语 DTS-HDMA 5.1 | |
字幕 | 英文 | |
IMDB评分 | 7.4 | |
![]() ◎译 名 麻将 / Mahjong ◎片 名 麻將 ◎年 代 1996 ◎产 地 中国台湾 ◎类 别 剧情 / 喜剧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 法语 / 闽南语 ◎上映日期 1996-12-07 ◎豆瓣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7418/ ◎片 长 121分钟 ◎导 演 杨德昌 / Edward Yang ◎演 员 柯宇纶 / Lawrence Ko | 饰 纶纶 张震 / Chen Chang | 饰 香港 唐从圣 / Tsung Sheng Tang | 饰 陈鸿宇/红鱼 维吉妮·拉朵嫣 / Virginie Ledoyen | 饰 马特拉 金燕玲 / Elaine Jin | 饰 红鱼的母亲 王启赞 / Chi-tsan Wang | 饰 牙膏 尼克·埃里克森 / Nick Erickson | 饰 Markus/马克 柯一正 / I-Chen Ko | 饰 纶纶的父亲 王柏森 / Bosen Wang | 饰 黑道小弟 张国柱 / Kuo-Chu Chang | 饰 红鱼的父亲 吴家丽 / Carrie Ng | 饰 Angel 陈欣慧 / Xinhui Chen | 饰 Alison 叶全真 / Elsie Yeh | 饰 叶老师 徐明 / Ming Hsu | 饰 John 陈以文 / Yiwen Chen | 饰 计程车司机客串 顾宝明 / Pao-Ming Ku T.C.林 / T.C. Lin ◎编 剧 杨德昌 / Edward Yang ◎制 片 人 余为彦 / Wei-yen Yu ◎音 乐 张雨生 / Tom Chang ◎摄 影 李龙禹 / Lung-Yue Lee ◎剪 辑 陈博文 / Bo-Wen Chen ◎服 装 赵企健 / Chi-chien Chao ◎副 导 演 魏德圣 / Te-Sheng Wei ◎其 它 杜笃之 / Du-Che Tu 郭礼杞 / Li Chi Kuo ◎简 介 富商儿子红鱼(唐从圣饰)从父亲那里学到很多骗人之术,他和纶纶(柯宇纶饰)、牙膏(王启赞饰)、香港(张震饰)组成一个四人小集团,到处敛财骗色。有一次,他们在咖啡店里遇见从法国来台北寻找男友的女孩马特拉(维吉妮亚•雷多尔恩饰),红鱼就此盯上了她,意图欺骗对方。 但伦伦良心发现,并带马特拉躲到了自己家。之后,红鱼要报复曾与父亲(张国柱饰)有奸情的老女人Angel(吴家丽饰),要香港去勾引她……。 另一边,一生骗人无数的红鱼父亲却深觉人生空虚,等待他们每个人的将是什么命运? ◎获奖情况 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1996) 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提名) 杨德昌 特别提及 第33届台北金马影展 (1996) 金马奖 最佳男配角 王启赞 金马奖 最佳造型设计(提名) 赵企健 ◎台词金句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所以他们看杂志看报纸看广告看电视听电台,希望从其中找到答案,希望让别人来告诉他们,他们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幕后揭秘 在《麻将》(1996年)中,杨德昌用更加分裂的手法批判台湾社会现实,角色是闹剧,故事是闹剧,而整个社会莫过逾最大的闹剧。“现在这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人都在等别人告诉他怎么做。”这是杨德昌的电影《麻将》的主旨。当代社会,人们总是过分忙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而疏于精神上的思索,在现代西方文明影响下的台湾更是如此。多数台湾人的财富获得迅速积累,然而,他们缺少了精神上的寄托,一时间,大家似乎真的不知自己要什么了,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是过得好一点吗?当物质生活舒适之后,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呢?于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没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再然后,台湾真的有可能走向毁灭。台湾作家宋泽莱的小说《废墟台湾》就曾预言了台湾的毁灭状态,杨德昌虽然没有明确台湾毁灭的景象,但他借片中人物的嘴已经隐喻了台湾都市化进程中非常严重的精神危机与生存危机,并且向台湾民众发出了警示。影片曾获1996年柏林电影节特别推广奖及1996年新加坡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